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互聯網醫療應該從消滅“醫療卡”開始

作者:艾瑞克自留地
來源:iDoNews 專欄
日期:2015-07-22 09:56:59
摘要:正好收到一份來自于朋友圈的問卷調查,對方的團隊正在開發一款智能健康設備,筆者就很自然的聯想到了醫療卡這件事上來,有沒有可能開發一款APP,或者一款可穿戴設備,取代掉醫療卡呢?

  最近半年筆者的身體一直不是很好,經常出入各家醫院,不知不覺手里積攢下了七八張醫院的醫療卡,每家醫院都有好幾張。醫療卡這種東西不算什么貴重物品,所以經常會被扔到不知名的角度里找不到,于是每次去醫院復診的時候都要重新花十塊錢辦一張新的。

   互聯網醫療應該從消滅“醫療卡”開始

  這樣的行為就造成了一個麻煩,那就是自己的病歷分散到了不同的醫療卡里,彼此之間是不連貫的,每次去醫院都得跟醫生重頭說一次自己的治療情況。正好收到一份來自于朋友圈的問卷調查,對方的團隊正在開發一款智能健康設備,筆者就很自然的聯想到了醫療卡這件事上來,有沒有可能開發一款APP,或者一款可穿戴設備,取代掉醫療卡呢?

  割裂的患者病歷和醫療卡

  現在醫療卡已經成為了每一家醫院的標配,所有的患者入院前都需要辦理一張醫療卡,用來保存患者的病例和住院費用,雖然每次都會發一份紙質的病例,但是基本上已經成為了擺設了,每次拿到的紙質病歷基本上都沒用上過。

  從產品的角度來說醫療卡是個低頻的產品,有時候一年也未必能用上幾次,這就造成了很多人會像筆者一樣將醫療卡給不知道扔到什么地方去了,每次都要重新辦一張。然而醫療卡對于患者來說,又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東西,因為它保存著你過去的病歷,所有用過的藥品里面都有記錄。

  一般辦理醫療卡需要花費的時間大概是一分鐘左右,這個時間并不算長,但是排隊等待的時間卻比這個辦卡的時間要長很多。辦理卡的過程就是排隊掛號的時間,經??赡苄枰派习雮€小時到一個小時的時間,然后到窗口跟醫務人員講述你要掛的科室,然后從醫務人員手中拿到醫療卡。

  醫療信息云平臺

  這其實是一個可以被標準化的流程,醫院總共就那么幾個科室,完全可以通過開發一款APP來取代這個流程。掛號的窗口可以被“掛號機”給取代掉,患者要掛號的時候只需要在機器上選擇你需要掛的科室,然后拿出手機掃一掃二維碼付掉掛號費即可。這種方法即可以簡化患者掛號的流程,又可以解放窗口的醫生資源投入為患者治療當中,僅需要保留幾個資詢人員即可。

  而且這樣一款APP可以建設成為一個平臺,允許所有的醫院接入進來,同時針對不同的醫院可以提供標準化定制服務。通過這樣一個方法建設一個基于移動互聯網的醫療云平臺,用來存儲患者所有的病歷。這樣以后患者去任何一家醫院,都只需要掃一下二維碼就可以直接讓醫院從云平臺上調用過去的病歷。同時通過定制服務將各家醫院的價格等敏感信息隱藏,別家醫院只允許讀取患者的病歷和用藥情況。

  而且這類APP可以對接醫院的詳細信息,患者掛號之后,APP上即可展示醫院的內部結構圖示,指引患者去尋找需要的治療科室,免去了患者像無頭蒼蠅一樣在醫院到處亂跑。而針對治療費用方面,可以通過掃碼支付后凍結診金的方式來實現,在治療期間預付診金并由院方凍結在APP當中。治療結束之后多余的錢直接返回到支付寶等第三方產品當中,免去了出院還要跑窗口退錢的過程。

  這樣的APP從住院開始就一直跟隨患者,保留有患者所有的住院信息,這極大的方便了投了保險的用戶。一般醫院的病例并不是出院當天就可以拿到的,患者一般需要隔段時間后再跑一趟醫院,有了這樣一款APP,就可以省去這中間跑路的環節了。對于醫保用戶來說可以直接找一個打印店就可以打印出來,患者只需要出院的時候要個發票就可以了。

  預約掛號和網上就診

  目前各家醫院都開始推行了預約掛號的服務,筆者體驗過幾次,實在是不方便。一般醫院的互聯網產品都比較落后,這種預約掛號的服務過程極其繁瑣。而這種醫療APP天生就有著預約掛號的功能。

  而且由于這個平臺當中保留有大量的患者病例,可以很方便的開展網上問診的服務。在院方這一端可以為每一個醫生建立主頁,通過平臺社交化來實現醫生與患者之間的溝通。這樣用戶就可以像聊微信一樣與醫生聊自己的病情,實時上傳自己的“患處”照片給醫生,甚至是視頻通話的功能,讓醫院實時了解患者的病情。

  而且患者與醫生之間的對話內容,可以設置自動生成BBS論壇貼的形式,上傳到社區問診庫里,供其他病人和醫生交流和參考。當然這種論壇貼在生成的過程中醫生可以刪除掉多余和不必要的信息。

  除了預約掛號和網上問診之外,這類社交性質的醫療APP,還可以成為網上藥店的入口,以及為患者提供一些醫療相關的產品購買信息。比如拐杖輪椅之類的產品。

  擺在現實面對的困難

  要實現這樣一款APP的開發,其實困難還是非常多的,它不僅僅是開發一個APP就可以了的,它包含了一整套流程的重新整合,即需要院方愿意透明化自己的信息,又需要要求所有的病人都會用這樣的APP。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沒有一家醫院是愿意透明化自己的信息的,而且14億中國人當中,還是有很多人是壓根不會使用APP的,尤其是對于三四線城市以及鄉鎮來說。

  而且這樣一款APP,需要大量的硬件做支持,它即需要一臺“掛號機”作為入院前的第一個入口,又需要在藥房和醫生端設立用來讀取患者信息的掃碼器,用來讀取患者的信息。而且APP、掛號機和掃碼器之間還需要達到接近“零延遲”的數據同步。

  還有另外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是,醫院的資源是供小于求的,醫生每天能夠服務的對象是有限的。所以這就要求在掛號機上設置每天每個科室允許掛號的數量,否則每個人都去掃一下就可以掛號,院方這邊就要瘋掉了。

  而且它還要控制每天每個時段患者的數量,如果一天一個醫生可以服務一百個患者,這一百個患者都在同一個時間里來了,也會把醫生給逼瘋掉的。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掛號窗口看似有些浪費時間,其實也是在給醫生爭取一個緩沖的時間。所以這也就要求掛號機需要限制每一個小時內的掛號數量。

  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未知的困難肯定會比筆者想到的還要多,但是從整個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來說,這一類產品的出現,也將是必然的,因為它確實能夠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只要的資源調度上安排妥當,是可以解放出醫院里的很多人力資源的。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