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企業動態  >  正文

NB-IOT攜手共享單車,物聯網概念迎契機

作者:本站收錄
來源:優品股票通
日期:2017-07-05 09:19:26
摘要:OFO小黃車6月21日上線NB-IOT物聯網智能鎖,引領共享單車新潮流。工信部發文明確推進NB-IOT建設,我們認為物聯網發展進入新階段,窄帶物聯產業鏈發展日趨完善,相關芯片模組廠商受益。
關鍵詞:NB-IOT共享單車

  OFO小黃車6月21日上線NB-IOT物聯網智能鎖,引領共享單車新潮流。工信部發文明確推進NB-IOT建設,我們認為物聯網發展進入新階段,窄帶物聯產業鏈發展日趨完善,相關芯片模組廠商受益。

  NB-IOT小黃車上線,引領物聯網新時代

  2017年2月22日,ofo小黃車與中國電信、華為簽署NB-IoTIoT共享單車應用合作協議,將提供包括NB-IoTIoT芯片在內的無線網絡解決方案,應用于ofo共享單車的用戶體驗、降低運維難度。

  此次ofo采用了NB-IoT技術來打造電子鎖,與摩拜單車使用的2G模塊相比,NB-IoT技術具有覆蓋廣、連接多、功耗低、成本便宜四大特點。未來使用NB-IoT模塊的共享單車將不需要人力供電裝置,用戶體驗將更輕便,電池使用壽命可達3年。此外NB-IoT的覆蓋更廣,使得停在偏僻位置的單車也能收到信號,提高了解鎖率。目前NB-IoT技術還處在芯片剛發布,運營商開始建網的階段,而產業鏈上下游就高調推廣,這充分體現了各方對這項技術的看好。我們預計,2017年下半年NB-IoT模塊成熟后,應用場景的推進將大大加快。

  百家爭鳴,主流共享單車車鎖方案一覽

  (一)摩拜單車

  摩拜1帶采用的是LA型,是投入量產的第一款智能鎖,使用了電機作為開鎖的動力來源,精巧的鎖舌結構搭配簡單的傳感器即可穩定的實現開關鎖功能,開鎖原理則是利用了手機和車輛的2G網絡,原理類似于收發短信,并且此款鎖增加了GPS功能,為后續量產鎖的研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此款鎖的缺點在于其充電芯片需通過騎車發電,車輛笨重,不僅用戶體驗差,而且成本較高。

  摩拜2、3代則是采用了LB和LC型車鎖,LB型智能鎖具備了GPS定位、GSM通信和藍牙開鎖功能,較LA型有較大改進;LC型鎖則是摩拜為快速占領市場而推出的與lite車型匹配使用的一款鎖,內部采用共用結構設計,外部機身堅固,能夠快速實現量產。LB、LC型鎖的開鎖原理是手機車輛進行藍牙配對,雙邊均接收服務器的開鎖指令并優先采用接收速度快的指令,此種開鎖方案只需車鎖內置SIM、藍牙和GPS模塊,成本不高,且發電采用太陽能電池,車輛更加輕便,極大的提升了用戶體驗。

  圖表1:LA(左)和LB(右)型車鎖

NB-IOT攜手共享單車,物聯網概念迎契機

  資料來源:摩拜單車官網、興業證券、優品金融研究所

  (二)OFO單車

  小黃車最初的車鎖方案是采用機械密碼鎖,純手動解鎖,無任何技術點,雖成本低廉,但用戶一旦記住密碼之后便可免費使用。開鎖原理是通過APP掃獲取解鎖密碼,漏洞較大。由于不存在任何電子系統也無法定位,所以小黃車并不需要發電裝置。

  圖表2:小黃車機械鎖

NB-IOT攜手共享單車,物聯網概念迎契機

  資料來源:興業證券、優品金融研究所

  (三)哈羅單車hellobike

  哈羅單車的車鎖采用內嵌GPS模塊、SIM卡以及六軸陀螺儀等硬件,開鎖原理是利用藍牙進行解鎖操作,在車輛繁多的環境中進行一兩次核對,倘若手機和車輛有一方藍牙出現問題,則車輛便難以正常使用,帶來的用戶體驗不佳。

  圖表3:哈羅單車車鎖

NB-IOT攜手共享單車,物聯網概念迎契機

  資料來源:興業證券、優品金融研究所

  圖表4:主流共享單車車鎖方案

NB-IOT攜手共享單車,物聯網概念迎契機

  資料來源:興業證券、優品金融研究所

  共享單車車鎖演化歷程

  最初的機械鎖只有一個鎖芯,然后套上幾個有缺口的環,當所有缺口都和鎖芯上的卡子對上后鎖就開了。后來逐漸衍生出各類功能豐富的智能鎖,按功能差別和應用早晚可分為一般智能鎖、GPRS+GPS智能鎖、GPRS+GPS+BLE智能鎖、藍牙智能鎖。

  圖表5:共享單車車鎖類型

NB-IOT攜手共享單車,物聯網概念迎契機

  資料來源:興業證券、優品金融研究所

  共享單車上的智能鎖從上線之處到現今,開鎖的方式已經經歷了三次優化。

  (一)短信開鎖

  最初的解鎖方式是通過手機掃碼,APP上出現解鎖進度的讀條,通常10秒內就可解鎖成功。鎖內的GSM模塊類似于插卡的手機,此過程中車鎖始終與網絡保持連接,時刻要接收信號。

  此種方式實際上是服務器通過給自行車發短信進行解鎖。短信開鎖的方式有其優勢:開鎖比較穩定,開鎖不需要通過GPRS/3G流量,比較省電。

  (二)GPRS開鎖

  經過改進之后,共享單車開鎖方式變為直接由服務器通過GPRS/3G流量傳達指令開鎖。通過流量直接開鎖,開鎖速度大幅提升,提升了用戶體驗。但開鎖時間,開鎖成功率依賴信號,在信號較弱地區易開鎖失敗。

  (三)GPRS+藍牙開鎖

  目前主流智能鎖采用的開鎖方式普遍使用的是流量+藍牙輔助開鎖,開鎖不穩定、開鎖時間慢、耗電等所有問題得以一次性解決。開鎖功耗大大降低,不需要依賴鎖中模塊的信號強度,穩定性大大提高。

  (四)窄帶物聯網(NB-IoT)開鎖

  窄帶物聯網(NB-IoT)作為IoT領域的一項新興技術,隨著產業鏈尤其是芯片技術的逐步成熟,同時在運營商的廣泛支持下,將其應用于共享單車領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共識。早在去年,中國移動和摩拜科技就在上海完成了基于窄帶物聯網現網的端到端測試,今年,ofo也與中國電信簽署了窄帶物聯網共享單車應用合作協議。相比2G,窄帶物聯網具有廣覆蓋、多連接、低功耗、低成本等諸多特點。窄帶物聯網低功耗的特點,使得共享單車不需要安裝人力發電裝置,僅用太陽能電池板或自帶電池就可以滿足車輛用電需求;窄帶物聯網覆蓋范圍更廣的特點,使得地下車庫、地下室等偏僻位置的單車可接收到信號,保證車輛持續在線;窄帶物聯網方案具有低成本優勢,可大大降低整車設計成本。

  管中窺豹:從小黃車看NB-IOT

  ofo近期啟用物聯網智能鎖,在某種程度上預示了物聯網時代的到來,作為已在市場占有率上遙遙領先的小黃車來說,其采用NB-IOT智能鎖的最終目的就是提升效率。對于ofo來說,NB-IoT為其帶來的改善主要體現在覆蓋更廣、連接設備更多以及功耗更低方面,這幾個方面可以助力共享單車優化日常運營效率,增加活躍用戶數據。

  對作為物聯網新興技術的NB-IOT而言,其出現是基于目前急需開拓的低速率業務市場(如共享單車解鎖)。業界將低速率業務市場歸納為LPWAN(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市場,即低功耗廣域網。低速率業務市場空間巨大,如建筑中的滅火器、科學研究中使用的各種監測器,此類設備在生活中出現頻次很低,但匯集數目十分可觀,所收集數據用途廣泛,可用于改善城市設備的配置等,在此背景之下,NB-IoT應運而生。

  NB-IOT技術具有強連接、高覆蓋、低功耗、低成本的特點,接入數目可達現有無線技術的50-100倍,區域覆蓋能力強,適用范圍廣,單位模組成本可控。目前,低功耗廣域網絡縱向已形成從“底層芯片—模組—終端—運營商—應用”的完整產業鏈,其中,芯片在NB-IoT整個產業鏈中處于基礎核心地位,幾乎所有主流的芯片和模組廠商都有明確的NB-IoT支持計劃,參與者包含華為、高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以及中國聯通等多家行業龍頭公司。未來,主流運營商非常明確會部署并運營NB-IoT網絡,當前基站建設,技術升級正在穩步進行當中;在通訊設備和平臺環節中,目前主流通訊設備廠商華為、愛立信、中興、諾基亞是NB-IoT標準的核心參與者和推動者,雖然在終端環節、模組環節以及應用領域環節市場較為分散,但并不影響在巨頭領導下的NB-IoT產業鏈大步向前發展,屆時,相關傳感器領域和智能應用領域將如沐春風,值得關注。

  對于LPWAN而言,NB-IoT、LoRa、Sigfox、ZETA、Ingenu都是LPWAN的分支。Lora、Sigfox屬于工作在非授權頻段的技術,這類技術大多是非標、自定義實現;像GSM、CDMA、WCDMA等較成熟的2G/3G蜂窩通信技術是工作在授權頻段的技術,這類技術基本都在3GPP(主要制定GSM、WCDMA、LTE及其演進技術的相關標準)或3GPP2(主要制定CDMA相關標準)等國際標準組織進行了標準定義,目前已形成完整產業鏈的有NB-IoT和LoRa兩種技術標準。

  圖表6:NB-IoT和LoRa對比

NB-IOT攜手共享單車,物聯網概念迎契機

  資料來源:興業證券、優品金融研究所

  投資方向

  在NB-IOT底層芯片領域,當前多家主流廠商已有NB-IoT芯片的研發計劃和實施步驟:

  通訊設備和平臺環節,華為、愛立信、中興、諾基亞等通訊設備廠商是NB-IoT標準的核心參與者和推動者;

  核心芯片設計商包括華為海思、中興微電子、高通、RDA、Sequans、Nordic、GCT與聯發科等企業;

  運營商環節,未來的NB-IoT網絡運營將集中在三大運營商手里;

  而模組廠商則涵蓋移遠、聯想、美格智能、利爾達、中興物聯、有方科技等企業。

  建議投資人積極關注NB-IOT相關標的:中興通訊、大唐電信、移遠通信、利爾達、有方科技。

  風險提示:運營商推進低于預期、標準制定進程低于預期、政策推進低于預期、物聯網的信息安全配套滯后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