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技術的角度深層解碼無人超市/新零售的前世今生
新零售:即以在線支付,互聯網,RFID射頻識別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實現手段,整合生產企業,商貿企業,物流企業的一種全新的物聯網零售模式。主要有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線上以現在或新的電商為重點,線下主要有無人售貨柜,無人零售店等。主要的技術在于移動互聯網,RFID射頻識別技術,智能手機大量普及以及技術革新。其中RFID模塊YXU2881M技術成熟以及成本的下降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具體的購物流程是:
第一步:進店,用戶打開智能手機,通過微信或支付寶掃碼后臺認證是否有權限,有權限的話自動打開門鎖(或售貨柜門鎖),用戶可以開門進無人售貨店進行購物(或拿取智能售貨柜中商品)。
第二步:選貨,這里就不多說了,選貨過程跟普通超市或普通售貨柜沒啥區別。
第三步:支付,購物結束,用戶須排隊一個一個經過一道結算通道,結算通道一次只允許一個人進入,在結算走廊盡頭會有屏幕顯示此次的購物數量以及金額等信息并完成結算扣費,顧客到打包區裝購物袋離店(售貨柜的方式是拿取商品后關上柜門觸摸屏即顯示購買商品信息以及自動結算)。整個新零售購物流程結束。
與現在的銷售模式對比:
1.占用場地更小,像智能零售柜可以直接放到辦公室里面;
2.節約人員開支,像零售行業,人員工資是很大的一筆成本,而新零售可以大規模減少工作人員數量;
3.消費體驗好,新零售一般采用無人干擾的方式,實現拿了就走的購物模式。
RFID無人零售.jpg
無人超市前世
近期,隨著繽果盒子、螞蟻金服的“淘咖啡”進入運營階段,及各種品牌的無人超市的相繼出現,以及眾多創業者和vc投資機構都在摩拳擦掌,跑步卡位無人零售。
無人超市從興起到現在經歷了開放式貨架、半開放式貨架、全封閉式貨架三個階段的無人便利店模式。
第一階段
開放式貨架,最早在2015年6月雛形初現,成本和技術壁壘較低,但防盜措施簡陋,丟失率較高。
第二階段
由Amazon Go為代表,國內繽果盒子、螞蟻金服的“淘咖啡”,運用RFID或計算機視覺半開放式貨架通過大量的黑科技加持,應用到軟件、硬件、芯片、IOT、大數據等技術,相比第一階段性能有所提升。
第三階段
全封閉式貨架模式,第二階段的晉級版。
大數據解碼無人超市的今生
對于傳統零售行業來說,傳統銷售渠道(線下商超渠道、線上電商渠道),都存在著不可避免的弊端。傳統渠道下企業并不能了解到用戶真實的需求,以無人超市為代表的自助銷售終端具備與用戶接觸并獲取相關數據的能力,這些銷售數據是直接、實時、有效的,對于產品陳列、補給、生產乃至整個業務流程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泰一數據依托強大的大數據技術實力及持續的產品創新,幫助構建數據價值發現和應用創新能力,解碼無人超市的今生及未來。
1、無人零售,簡而言之,就是建立在大數據基礎上的物品售賣。將達到對店鋪的消費者前所未有地了解,消費者最為頻繁的逛超市路線,哪個貨架人流量最密集,哪個貨架停留時間最長,哪個貨架的產品補給周期最短。
“無人超市”有一套復雜的生物特征自主感知系統,即使用戶不看鏡頭的情況下,超市也能精準地捕捉到用戶的生物特征。
比如,你拿到某一樣商品時的表情和肢體語言,都會被記錄下來幫助商家判斷此款商品是不是讓人滿意;又比如,捕捉消費者在店內的行為軌跡、在貨架面前的停留時長,指導商家來調整貨品的陳列方式和店內的服務裝置。
2、人臉識別、360度無死角監控、消費行為的大數據采集分析技術等,顧客從進店到離店,所有行為軌跡都將數字化,被捕捉和記錄。這些高科技手段將一個小小的無人便利店變成了對消費者消費行為進行科學實驗的“實景實驗室”。
無人便利店憑借技術優勢在成本上領先于傳統便利店,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定價提供了空間;通過技術,不僅解決了人力成本的問題,完全自動化的結算模式可以消除傳統便利店排隊付款環節,提供更加便捷的購物環境和更佳的消費體驗。
無人超市與大數據的緊密結合,通過采集和分析消費數據,透過消費行為識別顧客需求,劃分類別,摸清不同群組消費者的個性與共性,從而在日常消費中進行精準引導、營銷。實時了解消費群體的需求變化,以及同類產品市場競爭力的動向,形成更精準的市場管理,指導企業自身的經營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