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打造河北“兩翼” 普及交通“一卡通” 統一減排標準 京津冀協同發展向縱深拓展

作者:本站收錄
來源:河北新聞網
日期:2017-11-07 14:33:44
摘要:11月9日,京津冀協同發展新聞發布會在石家莊召開。來自河北省發改委、河北省交通運輸廳、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河北省環保廳等8個部門負責人就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實施以及目標進行新聞發布并回答記者提問。
關鍵詞:交通一卡通
打造河北“兩翼” 普及交通“一卡通” 統一減排標準 京津冀協同發展向縱深拓展

  11月9日,京津冀協同發展新聞發布會在石家莊召開。來自河北省發改委、河北省交通運輸廳、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河北省環保廳等8個部門負責人就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實施以及目標進行新聞發布并回答記者提問。

  記者從會上獲悉,經過三年多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效果顯著,目前已構建了由推進協同發展規劃、“三區一基地”四個功能定位規劃和一系列專項規劃組成的“1+4+N”規劃體系;強化對接合作,簽署了京冀“6+1”、津冀“4+1”合作協議等。

  據介紹,河北省將抓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這一“牛鼻子”,加快推進河北“兩翼”發展,繼續推進三個領域率先突破,著力落實“三區一基地”四大功能定位,進一步加強與京津對接合作,發揮改革創新引領示范作用,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向縱深拓展。

  建好雄安新區 辦好張家口“冬奧” 形成河北騰飛“雙翼”

  新時代繪就新藍圖,新征程開創新局面。

  正值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各地上下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之際,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在新時代的歷史背景下效果凸顯。

  河北的未來是什么樣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會對河北帶來哪些變化?其實,答案就在已經展開的畫卷中……

  一個個規劃的制定,一個個合作協議的達成,一個個平臺的建立,一個個項目的落地,展現的是成績,同時也是前進的基石。

  三年多來,在河北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全省各級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系列指示批示精神,成立了由書記和省長為雙組長的領導機構;強化頂層設計,構建了由推進協同發展規劃、“三區一基地”四個功能定位規劃和一系列專項規劃組成的“1+4+N”規劃體系;強化對接合作,與京津簽署了京冀“6+1”、津冀“4+1”等一批合作協議,推動體制機制創新和試點示范,協同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雄安新區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正式獲得中央批準設立,正在按照“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要求,高水平高標準高質量推進規劃建設工作。

  同時,篩選打造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曹妃甸區、正定新區等11個省級和一批市縣級承接平臺,強化金融、土地等要素支撐,首鋼京唐二期、北京現代汽車滄州工廠、高碑店新發地農副產品物流園等一批疏解項目成功落地。

  舉辦了京津冀產業轉移對接會、央企進河北等重大對接活動,北京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比亞迪新能源客車承德基地、張北云聯數據中心等一批重點產業項目落地實施。

  京津冀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河北·京南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京津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環首都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帶等一批國家級試驗區獲批,與京津合作共建各類科技園區55個、創新基地62個,吸引1350多家京津高科技企業落戶河北。

  京津冀三地實現了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職稱評審證書和部分醫療機構檢驗結果互認、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共享,燕達醫院率先實現北京醫保異地直接結算,河北省300余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與京津醫院建立了多種形式的合作關系,河北省高校與京津高校組建了一批協同創新聯盟。

打造河北“兩翼” 普及交通“一卡通” 統一減排標準 京津冀協同發展向縱深拓展

  據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省協同辦常務副主任王立忠介紹,下一步,河北將加快推動河北“兩翼”發展,繼續推進三個領域率先突破,著力落實“三區一基地”四大功能定位,進一步加強與京津對接合作,發揮改革創新引領示范作用,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向縱深拓展。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決去、主動調、加快轉,積極承接京津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全國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著眼打造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

  全面落實中央賦予新區的功能定位,高標準高質量編制規劃,努力把雄安新區建設成為千秋之城、未來之城、典范之城。同時,全力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共同構筑北京新的“兩翼”。

  大力發展冰雪運動、奧運經濟,支持冰雪等十大重點產業跨越式發展,著力打造張家口國際冰雪運動品牌,輻射帶動張北地區加快發展,與雄安新區共同形成河北騰飛的“兩翼”。

  打通干線“斷頭路” 開通跨省公交線路 加快京津冀交通一體化進程

  中國有句話叫要想富,先修路。

  路,對于國人來說是令人興奮的話題。相比過去,我們眼前的路多了,寬了,靚了。路的變化是我們每天都能看得到摸得著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間,中國的“高鐵、公路、橋梁、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京津冀協同發展成效顯著。

  而河北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一員,既是這項重大國家戰略的直接執行者,又是全方位、開創性發展的最大受益者。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各項政策的加快落地和深入實施,交通一體化率先突破取得的成績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是實實在在的、有目共睹的。

  發布會上,河北省交通運輸廳黨組副書記王普清指出,自2014年以來,河北就把推進交通一體化作為重中之重、首中之首,按照協同優先、合作優先、對接優先原則和“一盤棋”思維、“一張圖”規劃、“一股繩”合力思路,推動規劃同圖、建設同步、運輸一體、管理協同,著力打造全面深化交通運輸改革的試驗區、區域交通一體化的示范區、交通運輸現代化的先行區,實現了率先突破。

打造河北“兩翼” 普及交通“一卡通” 統一減排標準 京津冀協同發展向縱深拓展

  公路方面,京昆高速公路和國道111河北段于2014年底與北京段同時建成通車;延崇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與北京同日開工。

  港口方面,深化冀津港口合作。成立渤海津冀港口投資公司、津唐國際集裝箱碼頭公司,統籌港口建設,優化碼頭布局,實現集裝箱航線共享;簽署框架協議,共同推進集裝箱發展。

  機場方面,首都機場集團托管河北機場集團,機場一體化邁出重要步伐。共同推進北京新機場及區域配套綜合交通網建設,確保主要項目同步建成。

  運輸方面,積極推進區域運輸管理政策、執法、信息、標準“四個統一”,廢止26件不適應協同發展的原規范性文件,建立起三省市立法執法聯動機制。

  隨著三年率先突破重點任務加速實施,河北與京津的互聯互通水平明顯提升,交通短板加快補齊,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大大增加。

  三年多來,先后打通京臺、京港澳、京昆、首都地區環線等干線公路“斷頭路”和“瓶頸路”,累計達到1400公里。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6502公里。全省農村公路達到 16.3萬公里,較2012年底增加2.2萬公里,實現100%的鄉鎮和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通車里程、通達深度、暢通水平均實現歷史性突破。

  三年多來,河北港口新增生產性泊位41個,泊位總數達到199個;新增設計通過能力2.4億噸,達到10.4億噸。

  三年多來,秦皇島北戴河機場、承德普寧機場建成通航,全省運輸機場達到6個,年旅客吞吐能力達到2200萬人次。北京新機場工程(河北省部分)航站樓核心區及綜合交通中心主體結構封頂。今年1至10月,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空鐵聯運運輸旅客58.4萬人次,同比增長73.9%,首都機場“吃不了”、河北機場“吃不著”的局面正在加速改善。

  三年多來,河北開通了一批跨省市的公交線路,實施了北京平谷至河北三河等10條省際毗鄰地區客運的公交化改造,便利沿途群眾跨地域出行。交通“一卡通”步伐全面加快,全省累計發卡61萬張,省內11個設區市643條公交線路、1.2萬多部公交車與北京、天津等全國165個城市互聯互通,已經為市民提供了上百萬次的跨城市出行服務。

  今年6月,雄安新區對外骨干交通路網重要項目津石高速公路開工建設,打響了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第一槍;榮烏高速容城收費站擴建工程正式投用。

  下一步,按照國際奧委會、殘奧委會和北京冬奧組委要求,延崇高速公路河北段、萬龍至轉枝蓮特長隧道、張家口奧運物流中心等項目全面開工建設;公路、機場、客運樞紐等項目均按時間節點推進,今明兩年陸續開工建設。

  成績屬于過去,前進永不止步。

  王普清指出,當前初步想法是,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在“公路、橋梁、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的基礎上,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交通運輸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公路、水運、航空、物流等基礎設施網絡建設”,“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綜合交通,服務好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為籌辦好冬奧會、冬殘奧會提供高水平的交通保障。

  承接京津優質產能 化解過剩產能 加快傳統產業高端化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實施,對河北的積極影響和推動作用,是全方位和深層次的,是歷史性和轉折性的。

  對于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來說,他們交出的答卷同樣令人欣喜。

  自國家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以來,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以產業協同發展為突破口,加強頂層設計,打造承接平臺,推進產業協作,積極對接京津、融入京津、服務京津,產業轉移對接和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協同發展取得了新的進展成效。

  經河北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動,先后出臺了《關于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河北省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和《河北省全國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規劃(2016-2020年)》等政策文件,明確了協同發展中河北的功能定位,提出了率先突破的關鍵任務和政策保障,為河北經濟把握重大機遇,實現跨越提升、綠色崛起指明了方向路徑。

  三省市配合工信部編制完成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升級轉移規劃(2015-2020年)》和《京津冀產業轉移指南》,進一步明確了京津冀區域產業發展定位、主要發展任務和政策保障措施。

  河北省工信廳與北京市經信委、唐山市政府聯合發布了《北京(曹妃甸)現代產業發展試驗區產業發展規劃》,共同建設曹妃甸現代產業發展試驗區。四是編制重點基地(園區)規劃。河北省工信廳會同北京市經信委編制完成了《張北云計算產業基地規劃(2015-2020年)》,并共同推進了正定新區集成電路封裝測試產業園規劃制定工作。

  工信部與河北省政府、三地經(工)信部門分別簽署了不同層面的戰略合作協議,在優化生產力布局、推動產業有序轉移、建設協同創新共同體、推進產業協同發展政策突破和完善工作推進機制等五個方面加大合作力度。

  三地經(工)信部門編制了《京津冀國家大數據綜合實驗區建設方案》,聯合加快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阿里張北云聯數據中心、阿里數據港張北數據中心項目一期1.3萬臺服務器投入運營。

  在談到下一步推進舉措時,河北省工信廳副廳長劉永亭說,今后將進一步加大挑商選資力度。圍繞推動我省工業轉型升級進一步優化產業空間布局,根據各市規劃定位,搭建優質平臺,加強指導引領,組織精準對接,開展產業鏈招商,不斷提升挑商選資、招才引智成效。

打造河北“兩翼” 普及交通“一卡通” 統一減排標準 京津冀協同發展向縱深拓展

  加強與京津經(工)信部門的溝通聯系,建立常態化對接機制和信息共享機制,及時通報產業項目轉移需求及政策導向情況,推動產業協同、需國家部委和有關部門支持等方面開展專題會商,不斷將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引向深入。

  主動承接京津優質產能,做好“加法”。開展京津冀產業精準合作專項行動,打造一批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特色產業集聚區和示范園區,繼續謀劃和落實一批標志性產業項目。

  堅定不移化解過剩產能,做好“減法”。引導企業早去、早轉、早主動,嚴格環保、能耗、安全等標準,運用市場化辦法、依法依規堅決化解過剩產能,為引入京津新興產業騰出發展空間。

  加快傳統產業邁向中高端,做好“乘法”。深入落實中國制造2025,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三年專項行動計劃,推進企業創新發展專項行動,鼓勵北京高新技術企業到河北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指導開發1000項左右省級工業新產品新技術,動態保持1000項左右省級名牌工業產品。

  補齊信息化和新興產業短板,做好“除法”。推動京津冀信息化協同,大力引入京津戰略合作者,提升信息化支撐經濟發展能力,實現信息基礎設施服務水平、網絡信息技術產業創新發展能力、信息化應用水平、智能化水平“4個大幅提升”。

  加大污染治理聯防聯控力度 建立生態補償機制 爭取雄安新區列入保護試點

  誰不希望天藍水清,誰不想家鄉美如畫?

  在飽受霧霾天氣的肆虐,在強忍污水橫流的環境,我們更想得到的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更想看到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麗。

  近年來,河北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指示要求,狠抓大氣、水、土壤污染治理,積極推進國家山水林田湖生態修復試點、流域生態補償、區域協同治污等重點任務,扎實做好雄安新區生態環保規劃和支持冬奧會建設工作。

  發布會上,河北省環保廳副廳長殷廣平指出,在與京津及周邊省區首先達成區域治理規劃,完善區域大氣污染防治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實現了空氣質量和重點污染源數據等信息共享。

打造河北“兩翼” 普及交通“一卡通” 統一減排標準 京津冀協同發展向縱深拓展

  同時逐步統一減排標準。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點城市,對電力、鋼鐵、水泥、石化、有色、化工等六大行業和燃煤鍋爐統一排放標準,對機動車和油品質量統一標準;對重污染天氣預警和啟動應急響應統一標準。

  截至目前,全省淘汰燃煤鍋爐3.36萬臺,完成燃煤鍋爐環保提標改造168臺,責任主體滅失露天礦山跡地修復綠化動工率100.0%,停產率100%,整治達標305家。1-10月,全省各市PM2.5平均濃度65微克/立方米,較2013年同期降低37.5%。

  在流域生態補償方面,河北與天津市正式簽訂協議,獲得中央財政獎勵資金每年3億元,天津、河北兩省(市)配套資金各1億元均已到位,現已下達生態補償金4.98億元,用于灤河流域潘大水庫清網清魚過程中漁民補償。

  目前,潘大水庫網箱養魚清理工作已全面完成,共清理網箱79575個,庫魚1.73億斤,水庫和灤河水質逐步好轉,監測斷面月達標率達到85.7%和71.4%。

  自京張聯合申辦冬奧會成功之后,為有力保障2022年冬奧會空氣質量,河北編制完成《張家口市空氣質量提升規劃研究報告(2016-2022)》及配套實施方案,確定了10個方面2404個治理工程,分區域、分時段明確了大氣污染防治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通過采取各項措施,截止10月底,張家口市PM2.5平均濃度達32微克/立方米,連續三年優于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在雄安新區生態環保規劃建設方面,河北省積極推進雄安新區生態環保規劃編制工作,并出臺8個配套專項方案,圍繞白洋淀及其外延聯通水系等重點區域,以實施工業生產、城鎮生活、農業農村、旅游開發等方面污染源整治為重點,大力削減入河入淀污染負荷,進一步統籌規劃、科學治理,逐步改善水體水質,努力將雄安新區打造成生態環境優美,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

  成績固然可喜,但堅持更為可貴。今后,京津冀三地將協調聯動,持續加大大氣、水、土壤污染綜合治理聯防聯控;積極探索建立京冀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爭取雄安新區列入國家第二批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努力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奮力開創新時代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新局面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