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已來,人體芯片植入漸成趨勢

芯片植入改善智力結構?
你是否曾因大腦處理能力不夠而感覺受到限制?可能是我們的腦袋太小了?你認為100年后人們將不再看目前出版的圖書了嗎?原因是它們太小兒科了?
人工進化階段,這在未來或許將改變“人”的定義。
最近,人腦-計算機接口突然之間成為科技圈兒的熱門話題,人們希望通過在人腦中植入微芯片提升智力。
BryanJohnson在2013年將旗下Braintree以8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Paypal,大賺了一筆。
去年,他拿出1億美元創辦了Kernel,目標是探索如何開發,并在帕金森和老年癡呆癥患者大腦中植入芯片,對他們的神經網絡重新編程,幫助他們恢復部分失去的能力。

一家名為Neuralink的公司致力于在人腦中植入芯片。在其F8開發者大會上,Facebook播放了一段視頻,一名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患者在利用大腦打字。
幫助受到損傷的大腦康復,對于Neuralink來說只是個起點。Neuralink期待有一天,健康人的大腦可以得到強化。
在目前的配置大腦受到很大限制,其中包括處理信息、記憶信息、使用信息和考慮信息的能力,甚至是想象力——對不熟悉的事物冥思苦想的能力,只能想象自己熟悉的事物。
我們目前通過認知機制來認識這個世界,但愿解鎖大腦的更多功能后,能在更多領域中發現新的靈感。
微芯片植入,更便捷的生活
植入芯片最大的好處就是便利,它基本可以取代所有的通訊設備,信用卡或是鑰匙。
微芯片植入將讓人們的生活更加方便,比如無需鑰匙打開房門,無需遙控器打開電視、空調,無需信用卡就可進行支付等等,無疑這種技術將讓我們隨身攜帶的東西越來越少。
迄今為止,已有多家公司為員工提供變身“電子人”的機會,在拇指和食指之間進行半無痛注射之后,將微芯片植入員工體內,可以利用這一微芯片來通關門禁、操作打印機以及從小吃店購買食物和飲料。
通過在手中植入這種微芯片,人們可以不再需要信用卡或者手機支付系統,人們在超市里進行結算的時候,掃描一下手即可輕松完成。相較于目前的手機支付系統來說,整個流程中的區別部分只是將手機換成了自己的手。

此外,在手中植入該微芯片還有其它諸多益處,比如快速登錄計算機、授權訪問建筑內的特定區域等。
芯片成本只有300美元,盡管員工們知道植入后有一定的風險(比如GPS監控),但大多數人還是欣然接受。
芯片植入:安全及隱私憂慮
技術將使許多事情成為可能,但技術的使用卻往往不那么簡單。任何科技都是一把雙刃劍,大多數人不愿意接受植入主要還是出于安全考慮,擔心隱私泄露。
伴隨新興科技出現的將是法制的完善。加利福尼亞州,以及其他一些州,包括威斯康星州和北達科他州,都已經制定法律禁止皮下的可識別設備的植入,其中包括RFID、微芯片和所謂“無芯片”紋身。
人們對新興科技本能的反應是相同的,剛開始常常感到不安,希望保持原來的狀態,不過隨著人們對這一創意更有興趣,便會熱衷于此。
目前主流還是使用手機進行支付,不過微型芯片會越做越小是可預見的,所以人體智能化無疑是一個有前景的科技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