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之于倉儲物流的應用
摘要:目前在我國,倉儲管理基本處于 人工管理或半自動化管理狀態,這種管理方式不但繁瑣,容易造成人為損失,而且人工及配送成本也十分高。物聯網技術在倉儲管理中的應用能有效支持供應鏈上的其他環節,高效完成各種業務操作,減少庫存支出,進一步降低物流費用,提高倉儲效率及價值。
一、應用背景
面臨來自全球國家和地區日益激烈的競爭,提高生產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成為企業發展至關重要的事情,其中倉儲管理更是制造型企業中控制生產成本的關鍵問題之一。
目前在我國,倉儲管理基本處于 人工管理或半自動化管理狀態,這種管理方式不但繁瑣,容易造成人為損失,而且人工及配送成本也十分高。物聯網技術在倉儲管理中的應用能有效支持供應鏈上的其他環節,高效完成各種業務操作,減少庫存支出,進一步降低物流費用,提高倉儲效率及價值。
二、物聯網技術的優勢
物聯網是通過射頻識別、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物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即物與物相連的網絡。
物聯網技術應用在庫存管理系統中可以有效提高庫存管理的效率與準確率。當貼有標簽的貨物到達后,使用讀寫器識別標簽,確認貨物的數量、大小、種類是否與訂單一致,并把到貨時間及途中的損毀程度錄入系統中;待貨物上架之后使用讀寫器讀取最新的位置等信息,然后同時更新標簽和云端數據庫中的信息;當貨物需要出庫時,應用層的庫存管理系統可以進行快速定位,取出的貨物經過出口位置安裝的固定讀寫器時,所有貨物的標簽信息都會被讀取,系統會將這些信息與發貨記錄進行核對,檢測是否有錯誤出現。正確取出貨物的唯一信息都會被及時記錄與更新,技術的使用增強了作業的準確性與快捷性,節省了勞動成本,還減少了商品誤放、失竊等造成的損失。
三、物聯網倉儲管理的特點
1、提高盤庫效率和準確率
傳統的人工查找已經滿足不了發展需要,條碼盤庫雖能提高一定的效率,但在應用過程中也暴露出一定的弊端,利用RFID技術結合條形碼技術可以解決掃描距離短、實物查詢難、儲存信息少等問題帶來的影響。
2、簡化人工操作作業,提高效率
傳統倉儲管理都是單向人找物,既增加了人工操作失誤的幾率,也浪費時間,運用物聯網技術可以使倉儲管理變成物找人,簡化人員操作,提高效率和準確度。
3、數據信息的快速收集和傳遞
倉儲管理可生成多種數據,各類數據生成分布不同地點,甚至延伸到倉庫以外地區,及時的把各類信息收集、匯總、傳遞是提高物流速度的關鍵。通過物聯網技術可以及時的采集、傳遞物品信息,幫助倉儲管理人員進行決策。倉儲管理水平代表了一個社會生產的總體的管理水平,是維系企業發展和高效運作的后勤保障。在倉儲管理中使用物聯網技術是企業保證持續生產、降低成本、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四、物聯網倉儲物料典型應用---菜鳥自動化倉庫
菜鳥聯盟首例自動化倉庫在廣州增城。這個倉庫實現了從收到訂單到包裹出庫,除了標簽復核等環節的全部自動化處理。
傳送帶上每隔一段距離,就設有傳感器設備,用以識別紙箱上的RFID標簽,再決定紙箱的流向。一個訂單對應的包裹會被傳送到不同貨架裝入商品,大幅降低了分揀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包裹生產的時效性和準確率。
物聯網讓每個包裹甚至其中的商品都擁有自己的ID號碼,且可被互聯網實時識別,基于此可實現存儲、打包和物流三大環節的智能化。菜鳥智能化識別包括現在基于條形碼/RFDI技術+傳感器的方案,隨著的成熟和發展,成本將會進一步的降低。
我國物流行業信息化水平仍然處于較低水平,物流設施設備的自動化、智能化程度、信息化水平和物流管理技術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倉儲管理是物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物聯網提高倉儲管理也就提高了整個供應鏈的效率,并使倉儲與上下游企業、物流管理者、運輸工具之間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實現倉儲信息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