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IPv6通過ISOC(國際互聯網協會)測試上線
作者:RFID世界網 收編
                        來源:OFweek通信國際
                        日期:2011-06-09 10:36:29
                    摘要:6月8日,這一天,對于IPv6來說是“生日”——世界IPv6日。其實從6月7日美國東部時間8點開始,一直到6月8日美國東部時間7:59時截止,互聯網40年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試驗活動就在418家企業、大學和政府部門的參與下全面展開了。
                    
                          6月8日,這一天,對于IPv6來說是“生日”——世界IPv6日。其實從6月7日美國東部時間8點開始,一直到6月8日美國東部時間7:59時截止,互聯網40年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試驗活動就在418家企業、大學和政府部門的參與下全面展開了。 
這數百家機構的網站以IPv6形式向用戶提供網站訪問一整天,并開始測試其網站的內容和服務與IPv6的兼容性,以及從IPv4向IPv6切換時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
世界IPv6日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還在于要弄清楚,在這24小時內,究竟會產生多少IPv6流量。而有多少IPv6流量,對于企業和機構向IPv6的遷移來說似乎非常重要。
眼下,定期對IPv6流量進行調查的數據只有來自Arbor Networks的數據:其最近一次報告顯示,IPv6的網絡流量占整個網絡流量不足0.2%。而且Arbor稱,IPv6流量在過去的六個月中已經下降了12%,這一結論來源于對北美和歐洲六大運營商的調查數據。
不管這一數據是否可靠,但是IPv6流量極其微小卻是個不爭的事實。因此支持IPv6遷移的很多企業和機構就對世界IPv6日的這一測試活動的結果充滿了期待。
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在于,如果IPv6日的測試結果不理想,那么我們要不要放棄IPv6,而繼續使用將會產生越來越越多的修修補補、越來越多的NAT套NAT的現有IPv4網絡呢?
其實我們不必太在意IPv6現在的流量,然后根據流量來決定是否遷移。這樣的話,我們就會陷入“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怪圈。依我之見,既然IPv4地址即將用盡,既然再繼續使用的話,就必須增加地址轉換的難度和復雜度,既然IPv6已經向我們打開了一個幾乎無窮盡的地址空間,那么我們就應該下決心向IPv6遷移。
華為的IPv6官網已經通過ISOC(國際互聯網協會)的測試
還有一則可喜的消息是,華為的IPv6官網已經通過了ISOC(國際互聯網協會)的測試,并于世界IPv6日這一天正式上線。中國企業積極參與這次測試活動,并力圖在全球IPv6的遷移大潮中力爭先進,這是中國企業應有之態度。
谷歌Facebook等公司將參與IPv6測試
由國際互聯網協會(Internet Society)發起的全球首個“世界IPv6日”活動將于6月8日舉辦,此次活動歷時24個小時,谷歌、Facebook、雅虎、Akamai及Verisign等眾多知名公司均會參與測試推出支持IPv6的服務,以評估IPv6的準備情況。
此次測試活動的目的是發現突發問題并對這些問題提高警惕。在24個小時的測試中,可能只有少許用戶遇到問題,預計每2,000名用戶中或只會有一名會遇到麻煩。此外,一些互聯網用戶可能會發現谷歌、Facebook、雅虎、等其他參與測試的網站會變得緩慢或毫無反應。
目前使用IPv6的互聯網流量還不足1%,但互聯網注冊管理機構稱,越來越多的電腦正在試圖連接IPv6。Verisign網絡基礎設施首席安全官丹尼·麥克弗森(Danny McPherson)稱,隨著IPv4所提供IP地址的耗盡,人們對IPv6的興趣會迅速增長。此外,在思科(Cisco)及Juniper等網絡設備供應商最終在市場找到機會后,人們對IPv6的興趣會更加濃厚。
由于IPv4提供的IP地址日漸減少,互聯網協議將從IPv4更新到可提供更多IP地址的IPv6。但目前的問題是IPv4和IPv6通信技術互不兼容,這就需要網絡運營商做好技術上的準備,以確保互聯網用戶無論通過IPv4還是通過IPv6都能訪問各種網站和其他服務,這也是國際互聯網協會發起此次活動的目的。
國際互聯網協會技術項目經理馬修·福特(Matthew Ford)稱,“擴展性和實用性乃未來互聯網發展的關鍵,IPv6基本上可以讓互聯網擴展至滿足全球約70億人口的需求,這當中還包括聯網設備的不斷增多。”
                    
                這數百家機構的網站以IPv6形式向用戶提供網站訪問一整天,并開始測試其網站的內容和服務與IPv6的兼容性,以及從IPv4向IPv6切換時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
世界IPv6日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還在于要弄清楚,在這24小時內,究竟會產生多少IPv6流量。而有多少IPv6流量,對于企業和機構向IPv6的遷移來說似乎非常重要。
眼下,定期對IPv6流量進行調查的數據只有來自Arbor Networks的數據:其最近一次報告顯示,IPv6的網絡流量占整個網絡流量不足0.2%。而且Arbor稱,IPv6流量在過去的六個月中已經下降了12%,這一結論來源于對北美和歐洲六大運營商的調查數據。
不管這一數據是否可靠,但是IPv6流量極其微小卻是個不爭的事實。因此支持IPv6遷移的很多企業和機構就對世界IPv6日的這一測試活動的結果充滿了期待。
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在于,如果IPv6日的測試結果不理想,那么我們要不要放棄IPv6,而繼續使用將會產生越來越越多的修修補補、越來越多的NAT套NAT的現有IPv4網絡呢?
其實我們不必太在意IPv6現在的流量,然后根據流量來決定是否遷移。這樣的話,我們就會陷入“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怪圈。依我之見,既然IPv4地址即將用盡,既然再繼續使用的話,就必須增加地址轉換的難度和復雜度,既然IPv6已經向我們打開了一個幾乎無窮盡的地址空間,那么我們就應該下決心向IPv6遷移。
華為的IPv6官網已經通過ISOC(國際互聯網協會)的測試
還有一則可喜的消息是,華為的IPv6官網已經通過了ISOC(國際互聯網協會)的測試,并于世界IPv6日這一天正式上線。中國企業積極參與這次測試活動,并力圖在全球IPv6的遷移大潮中力爭先進,這是中國企業應有之態度。
谷歌Facebook等公司將參與IPv6測試
由國際互聯網協會(Internet Society)發起的全球首個“世界IPv6日”活動將于6月8日舉辦,此次活動歷時24個小時,谷歌、Facebook、雅虎、Akamai及Verisign等眾多知名公司均會參與測試推出支持IPv6的服務,以評估IPv6的準備情況。
此次測試活動的目的是發現突發問題并對這些問題提高警惕。在24個小時的測試中,可能只有少許用戶遇到問題,預計每2,000名用戶中或只會有一名會遇到麻煩。此外,一些互聯網用戶可能會發現谷歌、Facebook、雅虎、等其他參與測試的網站會變得緩慢或毫無反應。
目前使用IPv6的互聯網流量還不足1%,但互聯網注冊管理機構稱,越來越多的電腦正在試圖連接IPv6。Verisign網絡基礎設施首席安全官丹尼·麥克弗森(Danny McPherson)稱,隨著IPv4所提供IP地址的耗盡,人們對IPv6的興趣會迅速增長。此外,在思科(Cisco)及Juniper等網絡設備供應商最終在市場找到機會后,人們對IPv6的興趣會更加濃厚。
由于IPv4提供的IP地址日漸減少,互聯網協議將從IPv4更新到可提供更多IP地址的IPv6。但目前的問題是IPv4和IPv6通信技術互不兼容,這就需要網絡運營商做好技術上的準備,以確保互聯網用戶無論通過IPv4還是通過IPv6都能訪問各種網站和其他服務,這也是國際互聯網協會發起此次活動的目的。
國際互聯網協會技術項目經理馬修·福特(Matthew Ford)稱,“擴展性和實用性乃未來互聯網發展的關鍵,IPv6基本上可以讓互聯網擴展至滿足全球約70億人口的需求,這當中還包括聯網設備的不斷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