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大昌行集團:加快物流業這個“輪子”的“轉速”

作者:RFID世界網收錄
來源:江門日報
日期:2011-11-14 08:46:47
摘要:大昌行新會物流園葡語系國家產品展廳開幕,大昌行集團有限公司副主席兼執行董事朱漢輝(右一)給澳門特別行政區特首崔世安、時任廣東省省長黃華華、澳門中聯辦主任白志健等介紹情況

  在今年召開的市十一屆人大六次會議上提出,加快江門現代物流業發展。隨著《珠三角規劃綱要》和《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出臺,以及珠三角一體化、珠中江經濟圈建設的推進,特別是港珠澳大橋、廣珠鐵路和高速公路網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完善,工業規模超過3000億元等因素,江門將是珠三角西部大物流的中轉區,這為江門物流業加快發展提供了廣闊舞臺。

  為了引起社會各界關注物流業的發展,早日將江門打造成粵西物流中心,江門日報社、市物流行業協會聯合推出“騰飛中的江門物流”展示活動,敬請垂注!

核心提示:

  在江門,提到大昌行集團,企業界與市民并不陌生,與普通的物流配送不同,目前大昌行集團投入6.5億元人民幣建成的新會物流中心著力于一站式的供應鏈物流服務,集進口保稅、出口退稅、原材料采購、報關、報檢、國際貨運代理、供應商零庫存管理、增值包裝服務、質押融資、食品安全檢測等多元化現代供應鏈服務于一體,配合現代科技的運用,有效降低企業成本及優化現金流,提升整體競爭力。

  大昌行集團在江門快速發展,利于不斷改善江門的投資環境,同時,該集團每到世界各地,都積極宣傳推介江門投資環境,吸引世界各地企業落戶江門。如今,大昌行集團新會物流中心已成為珠三角地區最具規模的現代化物流中心。

  業內人士認為:在江門,只要物流業與制造業兩個“輪子”同時“轉”,江門經濟的騰飛就指日可待!

  搭橋梁

  讓世界企業進入中國

  大昌行集團有限公司副主席兼執行董事朱漢輝語重心長地對記者說:“不要小看物流,我們在圍繞物流做好供應鏈,為企業生產降低成本,為招商引資提供優良配套環境,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動力。”在大昌行集團管理層的眼中,現代物流業就是為相關企業提高效率和增加產品附加值,增強綜合競爭力。

  日前,設在大昌行新會物流中心的澳門及葡語系國家產品展銷中心已正式開幕。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時任廣東省省長黃華華、澳門中聯辦主任白志健等領導親臨現場,這是粵澳兩地政府發展協議框架內容的具體體現。朱漢輝說,做生意的人需乘勢而上,澳門葡語系企業產品在大昌行設立展銷中心,除了配合中央政策外,最根本的原因是澳門特區政府想發展第三產業,借助大昌行新會物流中心的平臺,讓澳門葡語系企業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發展。

  “這是崔世安特首的高瞻遠矚。”朱漢輝說,2010年5月,崔世安特首來到了大昌行新會物流中心參觀,認識到澳門企業要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物流是一座橋梁,而大昌行物流中心就是一個很好的合作平臺。一是大昌行新會物流中心可為產品增值,例如改包裝,增加適合中國內地市場需求的產品;二是大昌行擁有全國性的銷售網絡和配送渠道,可代理報關報檢、可提供零下18°至常溫的倉儲及配送及產品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崔世安特首看到了這些優勢,鼓勵澳門葡語系企業,通過新會大昌行物流,向中國內地市場進軍。國家“十二五”規劃主張“擴大進口,促進內銷”,這也為澳門及葡語系企業進軍中國內地市場提供了機遇。

  做使者

  助江門政府招商引資

  澳門及葡語系企業通過大昌行新會物流中心這座橋梁,是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便捷通道,多年來,大昌行集團除了注重自身發展外,每到世界各地都會推介江門的優勢,無形中成為江門招商引資的使者。最成功的例子就是能讓世界認識江門,并――促成及安排讓江門的市長在世界銀行演講,江門由此進入世界銀行的視野。

  朱漢輝說,他很多年前已知道海外商家想打入中國市場,但苦無門路,不知怎樣清關和進入市場。大昌行在新會設立進出口保稅倉和監管倉,正好能對周邊工業及海外貿易提供這方面的協助。海外食品可透過該公司處理報關報檢等工作,然后通過大昌行國內的銷售網絡配送到內地;進口及轉口貨物可暫存保稅倉,亦能將食品增值包裝后再出口。“保稅倉在物流業務方面產生極大作用,客戶可將貨物先入倉,后繳稅,增加流動資金,降低成本,從而提高經濟效益及營運效率。”朱漢輝如是說。

  近年來,大昌行集團在中國穩步發展,除國內的業務外,大昌行承接了世界很多產品的物流工作,這是因為大昌行集團的網絡覆蓋密度高,業務水平領先同行。朱漢輝還是世界物流協會中國區域理事長,經常到外國參加國際性的物流會議。“近來我去了新西蘭、美國等國家參加物流方面的國際會議,我在發言中介紹中國物流的情況,介紹江門的投資環境,助推江門政府招商引資。”朱漢輝說,外來企業或產品要進入中國,需要物流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因為外國企業對中國情況不是很清楚,而我們物流企業熟悉中國的情況,能幫助這些企業減少進入中國市場的成本。這樣,我們就有機會引導這些企業在江門投資發展”。

  “十二五”規劃指出,擴大內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流。外國企業對中國市場表現出濃厚興趣。像大昌行集團這樣的物流企業通過“一站式”服務可為這些想進入中國市場的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最簡單的例子,外國產品來到中國再分包裝,然后銷售,是很容易實現降低生產成本的。外國工人的工資比較高,我們中國工人的工資還相對較低。例如:意大利費列羅朱古力糖果集團在經過多年的運作比較后,就把意大利糖果運到大昌行新會物流中心進行加工,一部分在中國銷售,另一部分運回意大利銷售,這樣的成本比在意大利包裝銷售的成本還低。

  以上可以看作是一個第三方物流的例子。第三方物流是指生產經營企業為集中精力搞好主業,把原來屬于自己處理的物流業務,以合同方式委托給專業物流服務企業,同時通過信息系統與物流企業保持同步調動,以達到對物流全程管理控制的一種物流運作與管理方式。朱漢輝舉例說,消費者平常喝的咖啡,大昌行集團可以承接采購、儲藏、運輸、保稅、分裝、銷售等“物流供應鏈”業務,企業就可以減少以上各個環節的成本。大昌行新會物流中心目前90%的業務在做第三方物流,有助于這些企業降低成本。“一些外國企業讓大昌行承擔物流業務后,發現在中國生產產品要比外國的成本低,自然而然就產生了在中國投資生產的念頭。這樣的話,大昌行集團就會介紹他們到江門來投資。”朱漢輝說,“大昌行每時每刻都在想辦法為江門政府招商引資,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客觀上支持了政府,支持了當地經濟的發展,而實際上大昌行又可以創造更多做生意的機會。”

  做物流

  江門優勢得天獨厚

  3年前,時任廣東省省長黃華華到大昌行新會物流中心視察,并給出了四個提議:一是大昌行集團要成為廣東現代物流服務業100強;二是業務水平與世界接軌;三是全力發展第三方物流業務,降低當地企業生產成本;四要發展食品安全檢測。如今,黃華華的要求,大昌行集團全部做到了。朱漢輝說,大昌行集團近年的發展,得益于江門市委市政府及各部門的重視與協作,得益于江門物流業間的優勢互補,得益于江門的區位和交通優勢。

  朱漢輝說:“澳門及葡語系國家商品展銷中心提前落成,在這個事情上,我非常感謝崔世安特首和澳門海關的支持,特別感謝江門市及新會區政府;感謝江門海關和新會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他們采取特事特辦,先行先試的方式,可以說,這是我在中國感受最深的,部門之間的協作發揮到了極致。”

  講到相互協作,朱漢輝特別提到要感謝江門新會經濟開發區,開發區的領導辦事扎實,為企業著想。大昌行集團幾年來在新會的投資和發展,新會經濟開發區給予了極大的支持。

  朱漢輝說,江門市具有物流業大發展的良好條件,主要表現在:江門是粵西地區乃至西南諸省區陸路通往港澳及珠三角核心區的交通要道,有完善的交通運輸網絡,江門市制造業基礎扎實,產業集聚日趨明顯。近年來,江門市大力推進工業園區和產業基地建設,促進工業發展的集群化,為專業性市場和物流產業創造了條件。

  朱漢輝說,世界500強企業要投資一個地方,深入了解市場和生產成本,其中政府服務和物流配送是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江門市政府的行政服務總匯‘一站式’服務,是招商引資的優勢。”同時,江門物流行業協會也是江門發展物流業的一個亮點,讓協會與政府及各職能的部門接觸,為企業解決問題,也使外來投資者無后顧之憂。政府利用江門物流協會進行招商引資,是大有裨益的。

  提建議

  細化物流業“國八條”

  今年6月8日,國務院推出“推動物流業發展的8項配套措施”,這8項措施被業界稱為物流業的“國八條”。至此,如何降低物流成本,促進物流產業良性發展,已經不只是一個行業問題了,而是關乎國計民生的民生工程。

  細看此次出臺的“國八條”,可以說,每一條都是促進物流業發展的“猛藥”,因為“國八條”正是從稅收、土地政策、降低過路過橋收費和加大物流業投入等方面給予物流業政策扶持,其中減輕稅負和降低路橋收費是“國八條”的精華,這無疑也是“久旱”的物流企業心中的“甘霖”。

  朱漢輝表示,完全支持物流業“國八條”的方向,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物流業是投資大,回報慢、社會效益好的一個行業,對地方工商業發展大有裨益。朱漢輝鼓勵物流企業去推動行業的發展,同時希望得到政府的支持,使江門物流企業能配合國家和地方的政策,助推地方經濟騰飛。

  朱漢輝針對江門物流業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江門發展物流業有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是“十二五”規劃中有關物流業的政策;地利是江門土地資源豐富,交通網絡完善;人和是江門市政府對物流業的支持,使物流行業協會和物流企業的協作發展。有了天時地利人和,江門物流業遇到什么困難,都可以迎刃而解。朱漢輝希望江門政府結合地方實際,配合“國八條”出臺可操作的物流業的地方發展細則,助推物流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