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公共自行車接駁有新招,一卡通還得等
  自順德區九個鎮(街)相繼推行公共自行車以來,不同系統不能通借通還的問題一直讓市民有所抱怨。近日,順德區環境運輸和城市管理局制定了相應解決方案,計劃在較大需求的鎮街邊界處設置自行車交換站,目前大良海琴灣、倫教雞洲長豐苑自行車交換站已經投入使用。 
  昨日(7月22日),順德城市網記者在大良海琴灣發現,除了設有大良公共自行車站點,倫教等鎮(街)公共自行車站點也出現在此處。并在兩個站點的中間樹立了標示牌表面,前往哪個鎮街使用哪個站點公共自行車。其中大良公共自行車有23輛車,倫教等鎮(街)公共自行車有21輛車。 
  隨即,記者拿著辦理的大良公共自行車卡進行取車發現,仍舊只能借還大良公共自行車,并不是兩種系統的公共自行車都可以通用。 
  為何同一個地方設立兩種系統自行車呢?對此,記者聯系了區環運局公交客運科副科長邱和順,他表示主要是為了解決鎮街之間公共自行車不能互通的問題,“通過在相鄰鎮街邊界處設置自行車交換站,讓市民可以在交換站點交換使用不同系統自行車。” 
  目前,順德公共自行車共有三個系統。最早投入使用的大良、北滘為同一個系統;樂從與禪城為同一個系統;倫教、勒流、陳村、龍江、均安、杏壇又是另外一個系統。 
  “公共自行車交換站目前只在大良海琴灣、倫教雞洲長豐苑設點,已經試運了近一個月了,后期將根據需求量及兩鎮之間公交相隔距離遠近來計劃推進。”邱和順表示,大良、倫教之間的公共自行車交換站的設置,只是保證了硬件結合無縫隙,但在軟件上還并沒有實現。 
  “目前,仍舊需要用不同的公共自行車卡來實現交換,還并不能‘一卡通’。”邱和順解釋到,市民在交換站交換不同系統車輛,要同時擁有不同系統的公共自行車卡,而關于“一卡通”還在積極協商中。對于一直未設置公共自行車的容桂,邱和順表示若容桂開通自行車系統,也會要求是倫教等鎮(街)使用的那個系統,不可能再實施第四種公共自行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