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互聯網+傳統產業:風口和泡沫僅一步之遙

作者:王輝
來源:人民郵電報
日期:2015-08-03 16:41:27
摘要:隨著“互聯網+”計劃在全社會掀起一番熱浪,互聯網思維成為商業制勝的法寶,互聯網企業也被冠以高效、先進等理念。現在,他們已經不再局限于圍繞電子商務、智能手機等平臺的建設,觸角正伸至一個個還在沉睡的傳統企業,例如出租車行業、家電行業和汽車行業。

  除了電視、空氣凈化器,小米最近又把眼光對準了凈水器,互聯網企業開始大舉進入家電行業。的確,隨著“互聯網+”計劃在全社會掀起一番熱浪,互聯網思維成為商業制勝的法寶,互聯網企業也被冠以高效、先進等理念。現在,他們已經不再局限于圍繞電子商務、智能手機等平臺的建設,觸角正伸至一個個還在沉睡的傳統企業,例如出租車行業、家電行業和汽車行業。

  萬物互聯助推“互聯網+”走向浪潮之巔

  愛立信最新的移動報告稱,到2020年,全球聯網設備數將達到260億,并且最終將升至500億。所以,在萬物互聯時代正加速到來的時刻,互聯網企業憑借著敏銳的嗅覺,力圖抓住當前的有利時機,挖掘傳統行業的潛在活力,強強聯合,拓展自身的生產鏈,建立閉合的大生態圈。

  在智能家電行業,估值達450億美元的小米公司去年年底入股美的。6月30日,小米聯合美的推出智能空調,內置小米WiFi模組和藍牙模組,可與小米手環聯動,以及與小米手機、小米智能家庭套裝等硬件設備互聯互通,實現空調的遠程控制、電量管理、自動升級等操控。再加上此前小米的空氣凈化器、小米電源、小米攝像頭等,小米公司的智能硬件產業鏈布局已經顯現出來,從通信設備的平臺到智能家電的入口,“制造業巨頭+互聯網先鋒”的強強聯合,打造了“中國制造2025”的樣本。360、京東、阿里巴巴等其他互聯網企業也紛紛布局智能家居,明爭暗戰好不激烈。

  在智能汽車行業,市場研究公司IHS估計,在2014~2020年期間,全球聯網汽車數量將由2300萬輛增長至1.52億輛。在中國,車聯網市場已經將要發展成為千億元級別的規模。尚普咨詢機構發布中國車聯網行業分析報告稱,從2004年至2013年,中國車聯網用戶數從不足4萬增長至320萬,而隨著車聯網技術不斷純熟,這一數字到2015年將有望接近1000萬。面對這樣一個誘人的市場,以樂視、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也紛紛開始和傳統的汽車制造商合作,布局車聯網市場。樂視牽手北汽,為北汽提供互聯網智能汽車的智能系統、EUI操作系統、車聯網系統,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他們合作的首款智能汽車亮相,預計1~2年后實現量產。騰訊在智能汽車也是動作頻頻,先是與富士康、主營豪車經銷的香港上市公司和諧汽車宣布在“互聯網+智能電動車”領域開展合作,探索“互聯網+智能電動車”的商業模式及產品;又把QQ搭載進寶馬的互聯駕駛系統,將傳統的導航系統升級為社交導航。百度在智能汽車方面盡顯其強大的自研能力,CEO李彥宏向外界宣稱,百度自研的智能汽車有望在今年推出。

  消費市場將引爆O2O,以BAT為首的互聯網企業在O2O的多個分支領域都開始了顛覆模式。百度憑借地圖搶灘租車行業,又計劃3年內向糯米投入200億元巨資,依托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發展改善外賣行業,此外還上線了“百度醫生”,進攻醫療生態圈。阿里巴巴和騰訊分別扶持的快的和滴滴在租車行業由大戰到合作,標志著國內的租車行業已經成功被互聯網概念所顛覆。

  生態挑戰倒逼傳統行業轉型

  互聯網企業向尚未被互聯網化的各行各業進軍,對傳統企業帶來了極大的挑戰。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曾寫道,這種變化并非是行業型的,而是生態型的。這意味著,并非是一城一池發生了局部性的不適,而是傳統企業面對的整個商業大環境都已經不是它所熟悉的了。

  商業模式已經不適用了。傳統企業樂忠于營銷手段的建設,消費者只能依靠實體店、口耳相傳來獲取產品的信息,商家充分利用這種信息的不對稱性賺取豐厚的利潤。

  消費者的偏好發生了改變。炫耀性的消費已經逐漸被理性消費所取代,新一代消費者更看重商品的性能,更懂得在互聯網上搜集信息、貨比三家。

  與當前的互聯網企業相比,傳統企業還輸在其領軍人物的商業思維上。傳統企業的核心管理層年齡都偏大,往往在實際生活中是離互聯網最遠的一群人,他們沒辦法真正懂得互聯網到底有多大的威力。而互聯網企業,尤其是大量的初創企業,他們的創始人和CEO都是互聯網一代,他們更懂得什么是互聯網的連接、什么是粉絲經濟的力量。

  警惕“互聯網思維”成忽悠工具

  互聯網企業在進軍傳統行業的過程中,也逐漸暴露出了一些短板。

  產業核心技術缺失。以汽車為例,各家車企都有內部的標準化技術平臺,所涉及核心技術并不會對外開放。據汽車行業業內人士分析稱,按照理想的研發周期推算,汽車的基礎研發周期為3~5年,汽車電子系統需要3年,軟件部分和操作系統需要2~3年。對于從零起步的樂視等企業來講,面對如此強大的技術和行業壁壘,最佳的辦法就是和傳統的企業合作,利用對方的產業勢能,優勢互補。

  “價廉物美”的時代已經結束。吳曉波認為,好的商品就應該有好的價格,有了好的價格才可能有好的利潤,有了好的利潤才可能有好的研發,有好的研發才可能有更好的商品。而且,當今中國出現了數以億計的中產階層人士,他們是典型的性能偏好者、精明的廣告辨識者,而且愿意為高品質埋單。但是,國內不少新興互聯網企業仍然將“價廉物美”作為絕殺技,認為這樣才可以俘獲消費者的心。然而,iPhone手機在中國的熱銷再次敲響了警鐘,中國互聯網企業如果一味追求價廉物美,就始終只能徘徊在低端產業,難以跨越至高端品牌。

  泛濫的互聯網概念。迅雷CTO、網心科技CEO陳磊在第五屆“MIIC移動互聯網創新大會”上說,互聯網思維這個名詞會害死很多傳統企業。當前的互聯網行業紅利多多,很多人都是試圖拿互聯網來包裝自己,言必稱互聯網思維。但是,這也在側面反映出這個行業人頭攢動、人心浮躁,高大上的名詞多于踏踏實實的干事。所以,互聯網概念不是拿來忽悠人的工具,互聯網企業要做的不是依靠所謂的互聯網思維裝飾門面,而是要懷著謙遜的心,夯實研發基礎,扎實調研所要進入的傳統行業,實現技術創新和經營創新。

  慘烈競爭后“剩”者可為王

  現在是一個全民觸網、全行業擁抱互聯網和新硬件的時代,國家多項政策啟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雙引擎,互聯網企業不得不說迎來了發展的最佳時機。如何充分地把握好這一難得的轉型機遇,他們需要踏踏實實地往前走,切實做好以下幾件事情。

  正確認識泡沫,“剩”者為王的時代已到來。騰訊科技推出的互聯網跨界研究報告指出,泡沫不是貶義詞,但凡一個成熟的細分行業,都必須經歷泡沫期,比如當下的可穿戴設備等。泡沫的另外一種理解就是:風口。小米創始人雷軍講過一句已經被流傳很久的話,在風口上,豬都能飛上天。所以,正在經歷泡沫不可怕,經歷了激烈的慘殺,“剩”者才可為王。

  “技術+融資”能力,優勝劣汰的關鍵要素。在擁擠了太多人的風口,風投們投來的目光也自然最多。創始團隊的技術實力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要想顛覆一個行業,僅向VC開空頭支票,恐怕難以走得長遠。技術是第一位的,之后才有融資,這樣才能夠形成良性的循環圈。

  創新不是簡單的復制。在互聯網的拓荒時代,我們可以研發“中國的MSN”、“中國的Facebook”,并且以此來證明產品的成功。但是,在互聯網的3.0時代,如果一個產品還想著被冠以“汽車行業的淘寶網”、“餐飲業的微信”,那它沒起步就已經輸了。現在,創新已經不簡簡單單的停留在復制的階段。在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時,中國的互聯網企業要做的不是模仿,而是基于對行業深度理解的大膽創新。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