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精細化運營新賽道的摩拜,如何打造首個大規模物聯網應用標桿?
摩拜單車聯合創始人王曉峰曾在一次論壇上表示:“共享單車進入新賽道,精細化、智能化運營是重點,也是行業競爭的核心力量”。
隨著大量共享單車的出現,也出現一些備受關注的問題,如車輛質量參差不齊、無法衛星定位、車輛亂停放、騎行安全隱患問題等,亟需相關技術標準對共享自行車的系統設計、研發、生產和運營過程進行規范。
而近段時間,共享單車代表企業摩拜攜手中國通信工業協會、中國信通院等制定并發布首個基于物聯網共享單車系統團體標準--《基于物聯網的共享自行車應用系統總體技術要求》(以下簡稱《技術要求》)。
本次團體標準的發布,可以說是共享單車精細化運營的一個開端。但是這樣的標準僅是一個起點,未來,共享單車企業需要通過更多的物聯網手段實現更高標準的精細化運營。而隨著作為首個大規模物聯網應用示范的共享單車精細化運營的深入,也必將會為其他行業的大規模的物聯網運營提供參考。
標準僅是精細化運營的起點
首個基于物聯網共享單車系統團體標準的發布,為共享單車的運營設立一個低標準的要求。這些要求則是共享單車正常運營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基本標準。
例如,在用戶服務方面,《技術要求》指出,共享單車APP應在行程結束后自動結算;應具備押金支付、退回功能;宜具備停放區引導功能,向用戶推薦目的地附近的停放區域,以及禁止停放/騎行區域等信息。
在車輛技術方面,《技術要求》指出,智能車鎖是共享自行車的信息化主體,應具備遠程自動開鎖、車輛定位、數據通信、移動報警、電源管理、信息上報等功能;關鎖后應在30秒內停止計費,關鎖狀態下自行車位置信息上報不低于1次/4小時;應滿足不低于8000次無故障開關鎖循環。在信息安全方面,應具備防止暴力破解的能力;在環境適應性方面,《技術要求》對于智能車鎖在惡劣環境、沖擊跌落時的性能也做出了規范。
在企業平臺方面,《技術要求》指出,共享單車企業應建立用戶信用體系,對于用戶不規范用車或違法違規行為在信用體系中予以體現;應具備大數據管理功能,具備不同區域自行車分布數量狀況、活躍用戶數量、一天各時段行程數量、活躍地區分布、自行車及人員屬性統計等分析能力;宜支持電子圍欄服務,對于用戶是否遵守規則在電子圍欄中停車予以記錄,該記錄在用戶信用體系中體現;此外對于企業應用平臺的數據安全、接入安全、業務安全以及管理運維安全進行了規范。
這些標準就像我們日常的交通規則一樣,不能搶紅燈,不能強行并線。共享單車企業應該遵循這些最基本的運營條例。但是,此類標準的出臺對整個行業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首先是因為此前共產單車行業沒有任何標準可以遵循,才導致了諸多亂象的產生。而且此次標準的出臺,背后也是通過市場化的力量在推動,說明社會各界已經在很多方面達成了共識。也是共享單車精細化運營的一個很好的起點。
首個大規模物聯網應用的精細化運營需要更高的標準
作為首個大規模物聯網應用示范,共享單車僅靠基礎的標準規范,無法把物聯網項目運營的非常好。還需要更多的技術手段以及高標準嚴要求來實現精細化運營。共享單車作為一個大規模的物聯網應用,需要做到完善的端到端(終端-網絡-云端)的物聯網解決方案。而整個運營過程中,精細化運營標準會不斷提高。例如:
終端方面,單車本身需要保證騎行舒適度,外觀等高標準的要求是不可缺少的。而在智能管理上,智能鎖則是提升用戶體驗的關鍵核心。然而,智能鎖的一些需求標準也是慢慢探索出來的。比如,遠程開鎖是智能鎖的基本要求,但車輛管理需要智能鎖在關鎖狀態定時發送數據,上報車輛位置。在騎行過程中,需要檢測騎行軌跡。精確定位逐漸會成為智能鎖的標配。而在智能鎖供電方面,為了優化騎行體驗,共享單車也從起初的通過騎行動力發電,演變成太陽能板供電。
網絡方面,共享單車的數據通訊需要保證穩定可靠。起初的單一化的通訊模式可能無法滿足共享單車精細化運營要求。因此,共享單車在整個發展工程中經過多次的迭代,通信方式經過了起初的GSM連接,到后來的NB-IoT/eMTC的加入,以及與NFC/藍牙等近距離通信結合使通訊在復雜環境中也得到了保障。
云端方面,具有大規模連接數的物聯網平臺,不僅僅是共享單車的大腦中控,還應該具備可彈性擴展、數據存儲、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功能。例如,摩拜單車能夠實時監測每一輛單車的運行情況,并通過大數據分析實時調度車輛、平衡車輛供需。而大數據平臺“魔方”還可綜合分析時間、位置、天氣、交通流量、出行特征等數百項變量,實現騎行模擬和停放預測,進一步調整供需平衡,最終達到智能化停放管理。
因此,以團體標準為起點,共享單車需要以更高的要求與標準做到物聯網端到端的運營管理,才能進一步實現精細化運營,樹立起大規模物聯網運營的典型案例。
共享單車精細化運營為大規模物聯網運營提供示范
未來,大規模物聯網應用會在很多行業中出現。共享單車這種大規模運營在端到端的物聯網解決方案中建立起來基礎標準和精細化運營標準以及經驗都為物聯網在其他行業大規模應用提供了參考。
舉例來說,共享單車作為物聯網首次大規模應用示范,對于運營商的網絡的部署,業務布局,話務模型等都會形成示范作用。以往運營商網絡沒有應對集中化的物聯網大規模連接經驗,無法判斷大規模的物聯網連接上行、下行的峰值。而大規模的共享單車為運營商提供了演練機會,為保證運營商在未來的物聯網網絡建設中,搭建一個精細化運營網絡做了一次預演。
除了對運營商的影響,具有大規模應用潛力的智能家居、市政管理、智慧工業等行業,在終端、網絡、平臺側的要求都可以參考共享單車精細化運營標準體系,形成自身精細化運營標準。比如說,智能家居中大量的黑電、白電大規模連接管理時,在終端植入通訊定位模塊,調試網絡部署,平臺建設需求,甚至是商業模式都能夠在共享單車行業中汲取經驗。
總結
共享單車團體標準的發布,是一個很好的起點。同時,我們也期待通過精細化運營的標桿企業盡快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