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業大學發布與RFID、3D打印等相關的五款防疫應用技術
快速-持久消殺藥液及智能設備、一體式防護口罩、深紫外LED消毒設備……3月2日上午,北京工業大學抗擊新冠肺炎應用技術線上發布會將舉辦,由該校自主研發的新型材料、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等領域5項優秀科技成果將與公眾見面。本次活動將以線上直播+書面發布的形式開展,面向政府部門、產業部門、企業、投資機構等推介,普通公眾也可通過直播觀看。
本次線上發布會由北京工業大學、中關村技術經理人協會、中關村天合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心主辦,相關單位負責人以及重點企業、投融資機構、科技服務機構、行業協會等多家單位代表觀看本場發布會。
北工大將重點推介5項應用技術。

王聰課題組項目
其中,王聰課題組基于原子電荷消殺技術研發了快速-持久消殺藥液及智能設備,是業界首臺無吸附、無濾網、全功能污染物化學降解設備,并已經通過權威第三方認證,具有0級殺菌功能。針對不同公共區域,該設備可以實施定時、定范圍、定濃度、定配方的精準消殺,使地鐵、公交、醫院、商超等公共區域在疫情暴發期、穩定期和日常期均能長期保護人體健康,使用效果明顯優于現有一般消殺劑。

陳繼民課題組項目
陳繼民課題組自主研發的一體式防護口罩不僅可以改善長期佩戴傳統護目鏡和口罩導致的病菌氣體再次吸入、呼吸不暢、臉部傷害及汗液蒸發凝結等問題,而且配備有小風扇和體溫傳感器來實時監測醫護人員的體溫狀態。該產品使用3D打印一體化結構工藝,無需裝配,可以快速形成產能,滿足防疫需要。
王智勇課題組針對深紫外LED全金屬封裝技術、深紫外LED微通道散熱技術、深紫外LED光束傳輸、變換與聚焦技術等方面開展研究,自主設計研制冠狀病毒深紫外LED消毒設備。相對于傳統的化學試劑和汞燈紫外線消毒方法,該設備具有殺毒效率高,滅活速度快,不產生化學污染和汞污染等優勢。除新型冠狀病毒外,該設備還可以廣泛應用于水凈化、空氣凈化、生物探測、聚合物固化及工業光催化等領域,市場潛力較大。
王波濤課題組自主研發的可穿戴智能體溫測量遠程監測儀分為可穿戴體溫監測終端、智能手機客戶端和云服務平臺三部分。用戶將體溫監測終端穿戴于上手臂后,管理者就可以實時監測用戶體溫變化。根據不同用戶,管理者也可以遠程實時監測居家隔離、集中隔離、密切接觸者、出租車司機、快遞人員、返工人員或轄區內重點人群的體溫和位置信息,對體溫異常升高、位置異常大范圍移動等情況進行精準掌握和遠程智能化管理,該監測儀體溫測量精度優于0.1℃。

高巨課題組項目
高巨課題組自主研發的低成本便攜式體征監測儀,結合目前的溫感標簽技術,通過研制具備抗人體干擾的RFID標簽,配合RFID識別終端,可以實現人體體溫的快速識別,并可以通過Wi-Fi或4G網絡實現遠程檢測管理。相較于現有的紅外測溫方式,該設備具有能夠大規模識別的優勢,適用于人流密集的車站或企業等公共區域,管理者可以根據遠程數據分析當前形勢并及時應對。
近年來,北工大不斷推進學校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建設,出臺了一系列成果轉化管理辦法,積極探索符合學校發展特色的科技成果轉化模式,在校企合作研發、高價值專利培育與運營、新型研發機構建設等方面取得了新進展。北工大技術轉移中心作為學校成果轉化的平臺將繼續搭建學校與政府、企業和投資機構之間的對接平臺,將向社會輸送更多的優質項目,為國家經濟建設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