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萬!5G RedCap出貨量爆發
ABI Research最新報告顯示,蜂窩物聯網(Cellular IoT)正進入新一輪技術躍遷期。2024年至2029年間,5G RedCap模塊累計出貨量預計將達到8000萬片,其中增強型RedCap(eRedCap)模塊將占比71%。這一趨勢標志著全球物聯網正快速轉向更低成本、更高能效的5G連接形態。
RedCap:銜接LTE與5G的關鍵橋梁
根據3GPP Release 17標準,RedCap被設計為連接高速eMBB(增強移動寬帶)與低功耗LPWA(低功耗廣域網)之間的中間層技術。
它在提供與LTE相當的數據速率的同時,顯著簡化終端設計并降低功耗,為物聯網設備廠商提供了向5G平滑過渡的經濟方案。
ABI Research行業分析師Jonathan Budd表示:
“5G RedCap通過削減終端復雜度,成為LTE Cat-4和Cat-6的自然繼任者。對于不需要完整5G性能的物聯網設備制造商而言,它是一條可負擔、可擴展的5G演進路徑。”
目前,高通(Qualcomm)、聯發科(MediaTek)、紫光展銳(UNISOC)及翱捷科技(ASR)等主要芯片廠商均已進入RedCap芯片市場,帶動整個物聯網產業生態加速普及。
eRedCap:物聯網連接的下一階段
在3GPP Release 18中推出的增強型RedCap(eRedCap)進一步降低了設備復雜度與成本,為中低端物聯網應用打開了新空間。
ABI Research預測,到2029年,eRedCap模塊出貨量將達到5600萬片,成為RedCap市場的絕對主力。
Budd指出:“作為LTE Cat-1與Cat-1bis的理想替代,eRedCap將廣泛應用于各類物聯網設備。芯片與模組廠商正積極搶占先機,以在早期階段建立客戶黏性與市場壁壘。”
包括Sequans在內的多家半導體廠商已啟動eRedCap芯片研發項目,預示著物聯網通信芯片市場競爭將全面加速。
蜂窩物聯網生態的重要支柱
對歐洲及全球物聯網制造商而言,RedCap與eRedCap的發展不僅是一場技術升級,更是一條通往5G時代規模化落地的現實路徑。
從智能工業、能源管理到可穿戴設備和車聯網,基于RedCap的5G模塊將在未來五年成為蜂窩物聯網連接的核心力量。
ABI Research認為,隨著芯片、模組與網絡側標準的持續成熟,RedCap與eRedCap將成為蜂窩物聯網生態的重要支柱,推動全球5G從“技術驅動”走向“普惠連接”。
智能通信定位圈現已開啟產業交流群,歡迎對通信行業感興趣的讀者掃碼下方二維碼加入【智能通信定位圈-通信產業交流群】,一起交流分享最新動態與前沿資訊。




